2022-02-14
移植“生命的种子” 全球观点
北京医生“双城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秦茂权(前排右一)正在和科室医护人员讨论病例。
保定日报记者 王 黛 李 卡
6月12日清晨,风轻云淡。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前来就诊的患儿络绎不绝。
“秦主任,我们今年就要上学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门诊室内,浩浩(化名)爸爸欣慰地说。
距离成功移植,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来复查的浩浩活泼可爱,不时好奇地左顾右盼。
两年前,6岁的浩浩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评估为高危,病情迫在眉睫,移植刻不容缓。“北京儿童医院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移植仓基本满负荷运转,排队等候移植的危重症孩子很多……”浩浩爸爸焦急万分。
一筹莫展之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主任秦茂权带来喜讯——科室下沉保定,设置16个百级层流仓、4个千级移植仓,同为京保两病区主任的秦茂权长期驻保,可以继续为浩浩治疗。很快,浩浩成功接受了干细胞移植,迎来新生。
“让万千患儿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每天,这个信念都会在秦茂权心中升腾。1993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的他,已经在造血干细胞领域耕耘30载。作为我国最早开展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知名医疗专家之一,面对北京儿童医院有限的百级移植仓,进京患儿不得不排队候“仓”的情况,他无奈又心痛。
造血干细胞移植传统上是血液系统肿瘤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一些先天免疫缺陷疾病、遗传代谢病都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得到治愈。我国每年大量患者需要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而国内能够开展儿童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医疗资源相对有限。
“移植科扩容增量,让更多孩子解除病痛,是我多年的梦想。”秦茂权说。在国家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2021年7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下沉保定,北京儿童医院干细胞移植团队15名医护人员通过人员轮换的形式长期驻保,与保定医护人员共同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工作。
“当时保定市儿童医院已接受北京儿童医院托管达6年,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外科保定病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中心保定病区相继成立,收治血液肿瘤性疾病患儿的数量迅速增加,开展干细胞移植项目,构建完整的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诊疗体系,更好惠及全国各地患儿的能力已经具备。”秦茂权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下沉后的干细胞移植科也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从此,他开始和北京儿童医院其他400余名专家一样,“摆渡”于京保双城之间,心系两地患儿。不同的是,他每周4天的在保时间比在北京还要长。
“临床能力提升的同时,科研教学也在同步发展,这一点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从不固步自封。”在保工作两年,秦茂权感受很多。在北京专家带领下,保定本土医生在短时间内有了长足进步,目前科室率先在国内开展大理石骨病、先天骨髓衰竭性疾病、先天粒细胞缺乏症等15种疾病的干细胞移植。这种整体托管合作的模式,也为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以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树立了合作典范。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决策,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以服务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目标,借助北京儿童医院优势,积极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儿童疾病预防、诊疗、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及智慧医疗等方面实现与北京儿童医院的全方位合作。
看完门诊最后一个小病号,秦茂权步履匆匆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向移植科病区准备查房。一双慈目,一脸和善……他标志性的“表情名片”、亲切温暖的话语,慰藉着每一位小患者的心灵。“进仓前、移植过程中、后期护理,这些孩子需要医护团队的整体配合,组织协调,及时处置。患儿能移植已经不容易了,全方位的照料要跟上。”秦茂权细心叮嘱科室医护人员。
“作为医生,我们的责任是治病救人。在这里接受移植的患儿中保定地区以外患儿占比超过80%,河北省外患儿比例达68%,儿童移植数量达河北省第一,移植成功率95.83%,达国际领先水平。如今,已经有18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在保定病区进仓接受干细胞移植,将来还会越来越多。”秦茂权语调温和,字字饱含希望。
“生命的种子”已经成功“移植”在保定这方沃土上……
标签:
-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